阅读历史 |

第17章 秒杀(1 / 1)

加入书签

“电话打通了没?”

说话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,一身唐装,精神健烁,正接过一个青年双手递过来茶碗,不耐烦地对另一个正在拨电话的青年问了一句。

声音不大,却如洪钟一般震耳。

“没,一直占线。”

那青年一边擦汗,一边手忙脚乱地重新拨号。

这个老人正是昨天与宋之江宋老通话的韩老,韩老单名一个昭字,此时正在京都电影大学任教。

这两个青年是他的学生。

韩昭摸着粗糙的下巴,有些迷惑。

记得宋之江的节目冷清得很,一些听众都是他儿子们找人客串的。

怎么一下子这么多人了?

难道还是那帮小崽子在捣鬼?

不可能,宋之江是不知道他儿子们的把戏,若是知道,依照他的脾气,怕是要绝食三天三夜。怎么可能还让他儿子们继续给林子辰捧脚。

“再打”

“欸”

那学生一边播着电话号码,一边忍不住问:“老师,那主播真有那么好?值得老师这么大费周章。”

老师什么身份?在演艺界,即便是再大牌的明星、再牛气的导演、再壕气的老板,看见他,都得客客气气的。

而对方不过是个不知名的小主播而已。

韩昭依旧保持着思考的动作,看都没看那学生一眼。

“好不好,我不知道,但值得宋老晚上两点打电话的,就一定是个人物。你什么时候见我为你打过电话?”

那学生泪流满面。

老师,我知道我水平不能入您的眼,但也不用说得这么直白吧。

事实真是扎心。

那学生不再问了,垂头丧气地继续播着号码。

可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,就是打不通。

可怜那学生手都酸了。

“十八新娘二八郎,苍苍白发对红妆。鸳鸯被里成双夜,一树梨花压海棠”

那端茶的学生正在给韩昭捏着背,听了林子辰这话,不由得噗嗤一笑。

“这小子嘴巴真毒,骂人不带脏字的。什么一树梨花压海棠,说得好听,其实就是在骂那男人老牛吃嫩草。”

韩昭却暗暗心惊。

这诗不仅做得好,而且做得妙。

最难得是,这诗即兴做的,信手拈来。

这本事,他自问不如。

仅此一点,就说明,宋之江没有看错这小子。

“有点意思。”

等节目快要结束时,那学生终于接通了电话。

先是张婷接的,让他等等,直等到林子辰接了电话,这学生才将电话转交给了韩昭。

韩昭也不废话,直接就宣战了。

“老先生”

林子辰郁闷啊,他这好像是情感类的节目吧,现在怎么越做越偏了。

竟然还有人公然挑战。

挑战什么?诗词歌赋,还是物理化学,又或者珠算数学?

“咱们也不用设置什么规则,我们一人一句,只要对仗工整就行。谁接不下来算谁输。”

“老先生”

“你先开始吧,省得让人说我倚老卖老。”

“老先生”

“节目时间也不多了,咱们速战速决。”

“老先生”

“还是不是年轻人,这么磨磨唧唧的。爽快点”

“那好吧,既然如此,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
“老先生,您听好了。”

“蒸羊羔、蒸熊掌、蒸鹿尾儿、烧花鸭、烧雏鸡儿、烧子鹅、卤煮咸鸭、酱鸡、腊肉、松花、小肚儿、晾肉、香肠、什锦苏盘、熏鸡、白肚儿、清蒸八宝猪、江米酿鸭子、罐儿野鸡……”

当当当当,林子辰口快如刀,整版的报菜名,一贯到底,不带换气的,让韩昭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。

“老先生”

然而,老先生那边已经挂电话了。

秒杀

欺负人啊。

老先生连相声都没听过几段,一时间哪里记得住这么多的菜名。

既然记不住,又如何去对?

“这小子太鸡贼了,气煞老夫”

摔了电话的韩昭怒道。

这哪里是比拼文学,根本就是耍猴呢。

这时,又听林子辰道。“老先生可能听累了,睡觉去了。”

“不过,以我个人的观点。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真要比起来,也没什么意思。”

“打个比方。一群好鸭婆,一同跳下河。是不是好诗?”

“前段时间,一群母猪排队掉进水沟里的视频,在热搜榜上站了好几天。想想这个,是不是也特别的有画面感。”

“白毛浮绿水,红掌荡清波。是不是好诗?”

“都是好诗,至于哪个更好,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。”

韩昭听了,这才明白,林子辰并不是因为水平不够而取巧,而是在主动避战,避免他这个老家伙输了在学生们面前下不了台。

随口一句,就如此精彩绝伦,韩昭自问还是差得太远。

“我输了。”

韩昭叹息一声。

“老师,他这是耍赖。”

学生们还在为林子辰的可耻行径表示愤怒。

韩昭也不解释,自顾自地出门去了。

扔下两个面面相觑的学生。

走到外面一个僻静的地方,韩昭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手机。

嗯,刚才摔的是学生的手机。

拨通了宋之江的电话。

“服了没?”

“服了”

听到韩昭说出这两个字,宋之江很是吃惊。

“我以前写的那些东西,在他面前屁都不是。而他信手拈来的东西,看似简单,却妙然天成,就算我努力一辈子,恐怕也做不到。”

“如果这世界上还有天才,他算一个。如果这世界上还有我佩服的人,他算半个。”

“嗯。”

这话说的,宋之江也同意。

特别是他将林子辰的诗歌反复吟诵研究了之后。

更是由衷的佩服。

祖师爷赏饭吃啊,这种天赋,不是你学富五车,不是你满腹经纶就能比得了的。

这个没法学。

要强行去学,只会是死路一条。

“不说了,我叫我那帮徒子徒孙们也去听听这节目,省得一个个鼻孔瞧天,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。”

宋之江撇嘴,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,说这话前,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立场。

“嗯,下回聊。”

宋之江的目的,也就是为了给林子辰造势,让他在这些大佬面前露个脸,到时候无论走到哪一步,都有人能照应着,路自然好走得多。

韩昭本身是国内知名的大导演,又会演戏,又会编辑,又会配乐,又会剪辑,而且样样都精通。

现在成了京都电影学院的教授,对诗词歌赋又感兴趣了。

还别说,人家就是有这能耐,干啥啥会,而且很快就到了精通的境界。

与国内的一些诗词大家都能对上。

论天赋论才华,他可以说没有输过任何人。

论成绩,当演员拿过影帝,当导演拿过金奖,当编剧得过最佳,配乐、剪辑……样样都拿过顶尖的大奖。

所以,这世间能让他瞧上眼的,还真没几个。

连著作等身的宋之江也只能算是半个。

可见这林子辰的半个,分量可不一般。

宋之江正准备挂电话,韩昭又突然说道。

“不过,宋老头,今时不同往日了。诗词现在不过是小道”

“小道?”

宋老声音抬高了八度,这可是他为之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,竟然被人看成“小道”。

“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天才,这些年我们见过的难道少吗?可是你现在看看,当年的那些人,有几个是凭着诗词活下来的?”

“不过,你放心,这小子比你看得清楚。”

“你看他主持的节目。所谓的诗歌都不过是他节目特色的一部分。”

“而且我主动约战,他还自动避让。可见并没有自恃有些诗才,就觉得高人一等。”

宋之江听完也暗暗点头。

历史的车轮在前进。

一些文化魁宝,会得到延续,会得到保存,但要让在现代文明里面发光发热,甚至像现代元素一样那么流行。终究是不可能了。

无论它们有着多么辉煌的过去。就像他自己一样,就像他主持的人生随笔。无论他多么的不舍得,该翻过去的,还是要翻过去。

想到此处,宋之江很为林子辰可惜。

“难道真的只能这样了吗?”

宋之江在房间里走了两圈。

再一次从口袋里摸出电话。

这次打的电话可不止一个,而是上十个。

“既然发现这么好的苗子,总不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埋没吧。”

可怜宋老耳顺之年,深更半夜,还在为林子辰奔波。

而我们的林子辰呢,下班后就去睡觉了。

997b84a6.sbs。997b84a6.s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